浙江园林网12月7日消息:温州生态园,未来大都市的绿心,它由瓯海三垟湿地和大罗山组成。近年来,不断有治理保护三垟湿地的文章见诸报端,本文介绍一些上世纪50年代湿地保护的情况,对建设今天的温州生态园也许有所启示。
三垟湿地是一个六分陆地、四分水的水网仙垟,共有160来个岛屿,在上世纪50年代,就遍布瓯柑和水稻。整个水网共有8000多亩河面,种植菱角面积达6500亩,占总河面的82%,仿佛在湿地上铺就绿色绸缎。水中的菱角是温州特产,岸上的瓯柑更是名闻全国。阳春三垟月,满怒放的柑花散发着醉人的清香;金秋十月,黄灿灿的稻谷和红彤彤的柑果更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三垟,还有常年欢唱的鸟雀,随时飞掠天空……
这个似仙境般的湿地,除了拥有优越的天然条件之外,当地村民对它的保护也起着极大的作用。
保护田垟
首先是做好小岛田垟的保护,以防止水土流失。每年冬春交接期,每村每户均出动人马去修补塌落的河岸。由于夏季受台风、洪水侵袭,加上船只经过时引起水浪的冲刷,总有部分河岸的泥土塌落。于是将塌下河的泥土取上岸修补塌方,以保持田土的完整。严禁河岸铲草皮泥、瓯柑园不准刈草也是保护田土的主要措施,如有违者以偷窃论处,给以罚款等处分。
保护河坎的另一做法是:小岛周围种植常年绿色果树,如葡萄、桃子、柑桔以及季节性瓜类。果木的根系能扎住泥土,并且由于种植了果木,人为地进行培土施肥,无形中给河岸增添了“棉被”。
清洁河道
三垟村民之所以在河道中种菱角,是因为它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还对绿化河道、净化河水也起着重大作用。菱下部的菱藤,有很强的吸污能力,湿地中三四米深的河道,被它净化得清澈见底。当时三垟人的食用水,就取于菱河中纯净的清水。
保护河水的第二大项,就是每年将河底的污泥挖上岸,施到田地中。污泥的主要成分有菱藤腐烂后的腐殖质,有随着雨水冲淋而下的细泥。污泥上岸不仅改善了水质,同时优化了农田肥力,对夺取农业高产丰收起着很大作用。1955年荣获浙江省农业劳动模范集体单位的三乡宪诞农业生产合作社,其表彰的主要事迹是:全社306亩水稻,增积河泥,改良土壤,平均亩产达800.1市斤,比1954年增产15.8%……由此可见一斑。
保护动植物
做好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也是维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世纪50年代,三垟河道中野生的淡水鱼种类繁多,有虾子、白小鱼、螺蛳、河蚌、鲫鱼、鲶鱼、鲤鱼、河鳗等共七八十种之多。这些淡水鱼不仅能鼓起村民的腰包,更能无形中净化水质,因为它们是依靠吮吸河水中的有机物和浮游生物生存的。保护鱼类的主要做法是保持河水清洁,严禁脏物下河,如将死去的猪、狗、鸡鸭等就地挖深坑埋葬。在那个年代,没有人用电杀鱼,也没有人用农药毒鱼,因此野生鱼类格外旺发。
三垟村民还十分注意保护水中的植物。因水生植物均具有很强的吸污能力,且能为家畜、家禽和鱼类提供取之不尽的美餐。水生植物中,菱角为第一大项,还有长在水底的水藻、青苔;长在河边的革命草、水莲园;浮在水面的绿萍、鹅萍……三垟河道中的动植物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生物链。
美化村庄
再说说村庄环境的美化和保护。首先是垃圾处理,因为垃圾是影响环境的元凶,然而三垟人却把垃圾当作宝贝。平时垃圾堆在隐蔽处,一旦烧土肥时,就全部晒干作燃料,当地人称为烧火泥,其实烧成的焦泥是一种优质的钾肥。对一些无法晒干的垃圾,如烂瓜果,就埋到河泥坑中,任其腐烂成为堆肥。当时,家家户户都养有毛猪、鸡鸭,村民都用干燥的稻草或野草垫栏,吸收其全部肥水,积为栏肥,严格断绝了脏水下河。农家住房边的通水阴沟,也都挖有大小不同的水坑,坑中积脏水一多,就及时取出,给农作物当肥料。那时农家都用柴草做饭,灶房上建有一通风的烟囱,形状不单是直孔向上,烟囱顶端还有一个“人”字亭,能起消化烟雾的作用。一旦烟尘积存多了,刮出烟囱灰,又是一项上佳的肥料。而对于那些废砖烂瓦,都作深埋处理。
三垟人在屋前院后均种植了有经济价值的花木,如葡萄、石榴、桔子等;村前村后种的是榕树、樟树等树木。这样既美化环境,也为鸟类营造了良好的住窝。
说不尽那个年代的湿地保护,许多往事确实令人怀念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