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饮用水源地不应成为环境保护“盲点”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佚名 日期: 2005/3/16 11:05:15
浙江园林网3月16日消息: 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我国的活动主题是“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经调查,浙江宁波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已出现富营养化趋势———
水源污染逐年加重
调查表明,目前宁波市主要饮用水源水质大多为二类和三类,虽然基本符合饮用水标准,但离规划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PH值、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磷、砷、六价铬等评价指标,大型水库除白溪水库水质比较理想外,横山、亭下、皎口、四明湖等水库已经出现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鄞州三溪浦、慈溪里杜湖等中型水库部分指标有逐年增加的现象。
水源地大多位于山区,工业污染相对较轻。主要的污染物来自农业和生活。目前,一些水库上游和周边仍有大量长年积累下来的生活垃圾,每年总有一部分被冲入水库。水库上游除了林木外,还种植了水稻、竹笋等农作物,大量未被吸收的化肥、农药排入水库,造成富营养化。近几年山区养殖也发展迅速,大多数畜禽粪便直接排放,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另外,随着水源地的旅游开发,也有可能对水质产生潜在的危害。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全市除了少数重要水源地有不太完善的保洁机制外,其他地方基本上处于无人管、无钱管的境地。
专项整治是当务之急
水源地的保护关系到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奉化大堰镇、萧王庙镇对横山水库上游及剡溪两岸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鄞州章水镇也在去年清运了皎口水库周围的几十处陈年垃圾。各地还投入1000多万元建造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拆除了上万只露天粪缸和简易厕所。但仍有很多中小型水库周边垃圾急待清理,水利专家指出,如果任由垃圾进入水库内,长期积累后,几乎不可能进行清理,各地应该及早动手,以防到时面临难以收拾的局面。
水质富营养化会引起蓝藻迅速繁殖,最终影响到水质。亭下水库通过投放鳙鲢鱼吞食蓝藻的办法;慈溪的里杜湖水库用机械清除和种植美人蕉等水生植物进行控制,取得了一定效果,值得各地借鉴。
水土流失也会造成水体污染。为此,白溪水库将周围1公里内的山林转为水源涵养林,同时对流域内35度以上山地实行退耕还林;横山水库周边6万亩薪炭林也得到了保护。其他水库也应尽早制订水土保持的规划,形成水源地特有的生态保护圈。
控制人口减用磷肥
磷肥的过量使用使水源富营养化。对此,横山水库周边地区开始对产竹笋、茶叶进行改良,推广有机产品,目前化肥特别是磷肥的使用量已大幅下降。如果坚持发展下去,到2007年,该水库的水质有望达到一类标准。四明湖水库上游原有大量水稻,专家建议逐渐调整为使用化肥较少的花卉和苗木,同时改用有机肥,水质有望较大改善。
据统计,目前宁波市在五大水库上游集雨区的人口已经超过10万人,严格控制人口集聚是保护水源地的有效手段,其中移民是最彻底的办法。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梯度移民政策,让移出来的山农有房住,有工作,达到保护环境和山农增收的“双赢”目的。
专家还认为,当前山区旅游开发势头很猛,但考虑到水源地的保护,有关部门应对此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控制,以免出现发展了旅游却牺牲了环境的不良后果。
编辑:七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