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10月5日消息: 十五家园、桃花河、戒坛寺巷、朝晖五区、小天竺……5个尚未实施物业管理小区的绿化改造工作,今年又被下城区列为了10月份绿化改造的重点。近年来,绿色,一种被称作“生命色”的色彩,正从下城区的大街渗透到小巷,从河滨一直浸润至老区,最终,绿意还将写满整个下城的“画板”。
道路绿化:成就四季有花常年有景
四季有花、常年有景,是下城区对该区主要道路绿化的高标准要求。
行走在去年新完成绿化整治的环城北路边,一路景致扑面而来。武林广场一带,白玉兰、香樟、樱花,春光烂漫时最为好看,犹如一曲春之幽;中山北路至建国北路一段,棕榈、乐果、含笑、紫薇、金丝桃,夏的风采逐渐浓郁,与运河的繁华和武林商圈的新姿相得益彰;建国北路口,红枫、三角枫、鸡爪槭、银杏、桂花风姿绰约,秋之韵正浓;绍兴路口,青竹、芭蕉、女贞等常绿树木,四季常青特色明晰。
今年,下城区又在庆春路、中山北路、环城西路继续挥洒绿的篇章。结合“一纵三横”的改造,下城区在庆春路北侧又新添了2000余平方米的绿化面积,5万余株桂花、合欢、紫竹、早园竹、杜鹃、无刺构骨球等,在这里安下了家。
小区绿化:因地制宜造就绿色家园
到过东新园小区的人,无不为那儿大手笔的绿化所叹服。2.4万平方米的小区中心花园,绿化面积足有1.3万平方米之多。1000多株乔木、3万多株灌木,5000多平方米的地被植物,为小区居民造就了一个美丽而富有层次变幻的“绿色氧吧”。再加上飘逸的膜结构、多样的地面铺装,临水平台及景观桥梁,家园的美令徜徉其间的小区居民为之陶醉。据悉,东新园小区中心公园绿化工程还捧回了“2004年市绿化优秀工程一等奖”。
几年来,下城区绿化面积以每年500万平方米的速度迅速扩张着。但绿意的增添,并没有忘记绿化的薄弱环节———那些未实行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去年,在市园管局、下城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该区投资300余万元,对柳营社区、仓桥社区、塘南社区、艮园社区四个老小区绿化进行了全面整治。
河滨绿化:以人为本师法自然
河流自家门前蜿蜒而过,充满着柔情与诗意。河滨绿化,成为下城区的又一重点。
东河东侧(下城段)的绿化,是下城区河滨绿化的一件代表作。以人为本、师法自然、保护环境原则贯穿了绿化改造的始终。为了让原有的大树尽可能地得到保留,下城区在改造中宁可路拐弯、亭移位,巧借原有大树形成新主景。与此同时,又增添了乐昌含笑等常绿树种和各种竹类及观花观果树种,丰富了景观,改变了以前多落叶树,秋冬季景色单调的状况。
在省文化建设重点项目———西湖文化广场工程中,下城区承担了室外景观建设的任务。据介绍,运河沿线原本分割成块的绿化,将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形成一幅连绵的绿色画卷。亭台楼榭的建造、运河十景的雕刻……将为杭城再添一道美丽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