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4日消息:“最近好冷啊,听说好多地方都下雪了,好想去滑雪、泡温泉,窝在一个有落地窗的民宿里烤着炉火静静赏景。” 最近,市民郭小姐在朋友圈询问,咱们金华周边有没有这样的好地方?
其实,这样的地方金华真不少。磐安县盘峰乡溪下路村旁有一个浙江省规模最大的滑雪场,1月初已开放试营业;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湿地景观独特,深冬时节也同样绿意盎然,村里有诗情画意的民宿,驱车几分钟就能到达唐风温泉;金东区横腊村有着可以眺望远山的无边泳池,冬天覆上一层薄雪后,又是另一番美景……
这些村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浙江省“森林人家”,森林资源、生态优势得天独厚。据悉,金华市现已有25个浙江省“森林人家”村落,丰富了金华市的乡村旅游业态,让周末一日游有了更多选择。
依山傍水 盘活绿色资源
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历山脚下,南靠国家级3A景区虎踞峡、盘龙谷风景区,北邻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吴古村落。大陈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2.6%。通过整合周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大陈村创新发展模式,筹措资金922万元(其中全村众筹287万元),对村内老街小巷、十余幢老三合院四合院进行修复改造,建设精品民宿及茶吧、书吧、咖啡吧等,保护开发舜耕古道,全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打造“大陈美丽生态旅游经济圈”。
2018年,大陈村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比2017年增长约30%,村庄民宿收入突破3000万元,村集体收入也从过去负债几十万元迅速增长到90余万元。
在金华市,“森林人家”已逐步发展为成熟的乡村生态旅游新业态。通过政府引导流转闲置土地,糅合高山台地、峡谷风光、古树群落等自然资源,厚植民俗风情,以特色乡村风景网为主体,以生态化休闲民宿(农家乐)、乡村特色商业街等为配套,发展成集休闲旅游、购物娱乐、文化体验、养生养老于一体的深度旅游产品。
近年来,金华市积极扶持“森林人家”发展,出台奖励政策,各级政府搭台宣传“森林人家”,如婺城区茶花节、磐安县杜鹃花节、金东区苗交会和义乌森博会等。
坚守生态底线的同时,着力唤醒沉睡的绿色资源。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从业经营和资源流转分红等方面增加收入,金华市更多的农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义乌市大陈镇北山村种植红豆杉50余亩,用红豆泡成药酒,以300元/公斤通过农家乐进行销售,户均创收5万元;永康市石柱镇前郎村引入旅游公司进行开发,打造“南山木语”省级林业精品园,解决当地村民就业50余人,增加村集体收入近300万元。
比“林”而居 保护生态家底
与那些国字号景区相比,“森林人家”的文明旅游体验、生态文化氛围和管理服务跟得上吗?
以创建“森林人家”特色村为抓手,金华市正着力打造 “森林人家”乡风和美区。磐安县盘峰乡沙溪村将生态文明观融入村规民约,让游客看到乡风原貌,感受到山里人的热情好客;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通过不断完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生态文化教育馆和群众生态文化大舞台。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全国生态文化村5个、省级生态文化示范基地26个。
为擦亮“森林人家”牌子,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高标准制定“森林人家”标准,统一管理、服务,既壮大了集体经济,也确保了“森林人家”品牌声誉。
自2014年以来,金华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8亿元,建成省级森林人家特色村25家,扩增民宿、农家乐750余家,新增接待床位近8000张、接待餐位约1.5万个,吸纳1.5万人从事乡村生态旅游经营,带动社会就业7万余人,辐射带动35万农民增收致富。2018年,金华市乡村森林休闲旅游接待游客达4280万人次,总收入68.3亿元。
林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人们在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同时,更应保护好生态家底。近年来,金华市深入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协调推进“四边三化”和“一区两园”以及“一县一廊道、一乡一林带、一村一片林”彩色林带等工程建设,创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城镇(村庄)、生态文化示范村(基地),建成了一批美丽山塘、森林绿道、赏花胜地,修复了一批森林古道、古建筑群和古遗址,并通过串联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打造一批网红景点,推动村庄特色风貌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个体美到全域美转变。
推荐阅读:
(来源: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