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翠湖湿地公园
义乌滨江绿廊
永康三江美景
兰溪“兰芝”风情线
“五大结合”绿化彩化美化八婺大地
结合“森林城市”创建,提升城市绿化。自2012年启动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工作以来,我市紧紧围绕“2013年市本级创成省级‘森林城市’,2017年金华市创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工作总目标,深入推进“十大创森工程”,全力推进城市绿化。截至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已全部启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其中,市本级、义乌市、东阳市、武义县、磐安县已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永康市今年将迎来“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验收。婺城区罗店镇等27个乡(镇、街道)已获“省级森林城镇”荣誉称号。2014年初,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我市正式迈入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行列,进一步掀起了城市绿化高潮。目前,金华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6.4%,绿化覆盖率为38.9%,林木覆盖率为3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92平方米,市民出门平均500米以内就有公园绿地。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镇村绿化。农村美,美在田园风光,美在绿色魅力。在全市村庄绿化、美化、彩化过程中,我市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森林村庄”创建相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重点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做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绿化与林业产业相结合,形成了“枇杷村”、“杨梅村”、“葡萄村”等各具特色的林果村;在绿化品种上,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村庄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形成了“茶花之乡”、“佛手之乡”、“兰花之乡”等特色花卉苗木之乡。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分别为91个、115个;建成市级“森林村庄”(或“绿化示范村”)共1604个。
结合“四边三化”,打造森林通道。我市采取新造、补植、改造、封育等措施,加强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的绿化、彩化。2012~2014年,我市共建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道、主要河道等森林通道2047.75公里,绿化面积达1.56万亩;通道沿线林相改造17.71万亩,建成金义快速通道、四海大道等一批通道绿化示范段,逐步形成了集绿化、彩化、美化、珍贵化于一体的彩色森林带。近年来,我市还涌现了一批“四边三化”美景典型,比如金华市区计划投资近3亿元,实施“三江六岸”景观提升改造等工程,将新增绿地面积18万平方米,进一步把“三江六岸”打造成自然景观、城市建筑、公共空间有机融合的最美绿色风景线;兰溪市近两年投资4000万元,建成了“兰芝”和“兰诸”两条风情线;东阳市投资1.2亿元,完成了278公里“一纵二横三连线”景观示范带绿化补植。
结合“三改一拆”,开展见缝插绿。围绕“三改一拆”行动,我市按照“拆违建绿、拆旧种绿、见缝插绿”的原则,以乡村道路、河道、庭院、村头地角等空闲地为重点,持续加强城镇、村庄拆违复绿工作,提升城乡视觉形象,美化城乡环境。2014年,全市共完成“三改一拆”复绿面积70.4万平方米。其中,武义县开展了“见缝插绿,美化武义”行动,将全县乡镇划分为A、B、C三类,分别按常住人口8平方米/人、5平方米/人、3平方米/人确定绿化任务,全面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场地,并对清理后的空地进行绿化,对村内宜绿区域进行绿化,全县共“见缝插绿”189.12万平方米。如今,整洁美丽、生态良好、宜居宜游的乡村遍地开花。
结合“五水共治”行动,助推城市提档。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工作部署,按照“源头治污、河道清淤、岸坡绿化、生态修复”的思路,深入开展河堤沿线绿化提升、湿地森林建设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市政府每年投入3550万元,专项用于市区饮用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功能区范围公益林在省政府规定的补助基础上每亩再增加10元,人工造林每亩补助1000元,近几年市区饮用水源涵养功能区累计造林7325亩,森林覆盖率达88%以上。浦江县结合“五水共治”工作开展,组织实施黄宅三江口湿地绿化工程,建成了集“自然、生态、野趣”于一体的湿地公园景观,彻底改变了三江口在群众心目中的“脏乱差”的坏印象。
从公路边到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一条条绿带、一片片绿林,泛出勃勃生机,婺州大地被嵌入满眼绿色之中。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平原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今年计划造林3.58万亩、迹地更新2.38万亩、中幼林抚育43.07万亩、育苗2040亩、四旁植树187万株,力争全市新增省级“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村庄”10个以上。将金华打造成“城区森林化、通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的生态、文明城市,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供图:金华市林业局
推荐阅读:
(来源:金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