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隧道挠西湖 专家亮红牌 西湖的申遗承诺去哪了
市场动态

隧道挠西湖 专家亮红牌 西湖的申遗承诺去哪了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日期: 2013/11/22 11:49:14
2013年11月,杭州正在举行第二届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昔日参与申遗专家组工作的官员、专家,却通过联署签名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西湖保护现状的担忧……

打着擦边球的各类商业开发,正在蚕食西湖。 

中国园林网11月22日消息:为了兑现申遗承诺,西湖景区将建一条下穿式隧道。但几经变动,却“移花接木”成了穿山工程。四十多名老干部、专家发起了挽救行动。他们奋起的背后,是西湖各种商业开发难以禁绝,杭州保护西湖的申遗“大承诺”也难实现。

“如果有人一意孤行,我们就告到国务院、住建部,甚至到联合国世遗组织,摘帽也在所不惜。”

这是杭州四十多名老干部、专家撂下的狠话,其中包括原九届全国人大常委、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杭州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陈文锦。

2013年11月,杭州正在举行第二届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昔日参与申遗专家组工作的官员、专家,却通过联署签名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西湖保护现状的担忧。

两个月来,围绕在南屏山新开公路隧道项目的可行性问题,这些反对者正展开着最后的挽救行动。

“我们坚决反对。”专家们一致表态。这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宋皇室花园所在地,正位于世遗保护的核心区内。

两年前刚获得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称号的杭州西湖,正陷入一场尴尬的争议中。在不少专家们眼里,这只是西湖保护困局的缩影,在过去,由于破坏性开发,西湖保护早已备受诟病,申遗过程困难重重。而申遗成功之后,打着各种幌子的商业开发依然难以禁绝。

 

上图为南屏山隧道规划图,下图为西湖景区已有的隧道。 (何籽 曾子颖/图)

40专家联名反对

“一点风声都没有,突然就看到南屏山隧道要今年底开工。”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丁云川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3年5月,他从当地媒体上得知消息后,连夜写信,辗转送达给杭州市代市长张鸿铭和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最终引起了重视。9月4日和11月9日,他曾两次参加有关南屏山隧道的专家座谈会。

“两次会议,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反对。”丁云川说。第一次会议由杭州市建委邀请召开,参加的学者是他邀请的毛昭晰、陈文锦、原杭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其煌等人。

雷峰塔下,净慈寺中,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在游客中早已闻名遐迩。其清幽的环境,更一度被著名作词家陈蝶衣写入同名的流行歌曲,在华人中传唱颇广。

“南屏山下挖隧道,这是不行的。”毛昭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南屏山下是石灰岩的喀斯特地貌,有许多溶洞。根据古文献记载,这些溶洞藏有诸多摩崖石刻。一旦动工,很可能将遭到永久破坏。

每个专家都能举出诸多南屏山的稀缺文化价值。丁云川担心附近虎跑泉等“运木古井”景点的取水问题,杭州本土文史学者陈晖则忧虑南宋皇室历史遗迹遭受破坏。

学者、老干部都闻声而动。原杭州市园文局局长施奠东也参加了第一次座谈会。“当时施局长一听就急了,他就带头表示签名。”丁云川说。最终收集到的40位与会老干部和学者签名,被送到杭州市主要领导手上。

杭州市再度召开了专家会。或许是吸收了第一次会议的“教训”,11月9日座谈会邀请的专家,除了最早质疑的丁云川外,以官方背景的离退休干部和专家为主,其中包括原杭州市副市长马时庸,原市建委副主任、园文局长刘伟,原规划局长杨家荣,原杭州勘探设计院院长等人。“这本是套比较保险的阵容,但谁也没想到,依然遭到了几乎一致的反对。”参会的一名专家说。

而第一个签名的施奠东则没能获邀出席。但他通过老同事刘伟,在会上再度表达担忧:“要多想想西湖,在动与不动之间,不动为好。”

不过,杭州市建委总工程师陈茜解释,此次南屏山隧道修建前,他们已做了大量勘探研究工作,排除了对虎跑泉和运木古井的影响,溶洞也只发现了一个。“我们甚至连要移植的树是哪几棵,有多大都已测量精确。”

兑现承诺?“移花接木”?

“我们亦有苦衷,谁也不愿去碰这样的(敏感)项目。”陈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修建隧道,恰恰源于杭州市此前申遗时的承诺。

南屏山脚下的净慈寺与放生池景点,现在被南山路分隔为两块,这原本在清朝康熙时是完整区域。此前,世遗专家组考察时,曾提出建议,要求恢复该区域的历史院落空间格局:“挖一条下穿式隧道解决问题”。而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时,也对此予以了承诺。

“最早提出来的是挖一条下穿式的短隧道。”陈茜说,但经过几次研究,他们发现这样效果并不明显。

此后,杭州市方面也曾考虑过长隧道方案。“但在南山路上修建明挖隧道,工期长,施工期间交通疏解无法解决,对景区的环境影响也较大。”负责项目前期论证的华东勘探设计院的报告称。“另外,附近还有西子国宾馆、省军区警卫局等重要单位,想让他们不开车,是很难的。”杭州市园文局的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或许也是考虑之一。

2013年4月,南屏山隧道置换的方案被提出。前两套方案中,隧道是从南山路底下穿行,而如今的方案是开山挖隧道。

“局里也有自己的考虑。”杭州市园文局的人士说,南山路沿线因雷峰塔、净慈寺、太子湾等著名景点,人流密集,出行量大,一直是景区交通堵塞的难点。

“这几年我们新修建了很多停车场,采取了许多分流措施,但还是不够。”上述人士说,“而研究发现,南山路的交通其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过境的交通。挖隧道,就为了分流城市的交通。”

“这是在移花接木。”陈文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此前的申遗承诺和南屏山隧道毫无关系。

“应该明确,城市交通与景区交通要区别开来。西湖景区交通不能作为城市交通来看待,更不能借此机会来解决过境交通问题。”王其煌反对说。

“这本是为兑现申遗承诺而建的项目,不能最后变成破坏世界遗产。”多位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更重要的是,在现有条件下,替代方案并非没有,游客限流、单向通行等措施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在景区开挖隧道,杭州已经有许多无可挽回的教训。”专家们说。王其煌在西湖申遗时,为了保证申遗成功,他带着国外专家,都是尽可能步行,有意避开了隧道。“隧道破坏了西湖的自然景观,一旦专家们看到,申遗就不会成功。”

陈茜对此有不同看法,他曾参与规划过西湖多条景区隧道。如今面对汹涌人流,若非这些隧道的及时兴建,道路资源极为稀缺的杭州,西湖的交通或早已瘫痪。

陈茜所言并非托词。免费的西湖早已不堪重负,申遗过后,更是有增无减。虽然西湖核心景区规划的游客容量临界点是每天9万人次,规划年游客接待量为2100万人次,但2012年实际达7500万人次,黄金周的日平均游客接待量,甚至超过230万人次。

“想管也管不了”的开发

除了游客,重压之下的西湖,正被来自各方的资本步步蚕食。

多年关注西湖保护的浙江大学教授周复多说,早年他爬上北高峰往西湖望去,是一片绿色,而今植物的绿,早已被一片建筑的灰所代替。

西湖申遗前,南方周末曾几次报道过杭州老建筑被商业场所、高级会所侵占破坏。多位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申遗成功后,这一现象并未绝迹,只是转变了方式,“现在伸向西湖的,打的都是擦边球”。

周复多直言,西湖世遗保护范围因与风景名胜区重叠,本应同时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的保护。“但现在,这些条文经常要沦为一纸空文。”

灵隐路上,金庸先生花千万元兴建后捐给杭州市的云松书舍,一度变成了最低消费每人500元的高级会所。葛岭山脚,打着绿色食品消费旗号的卡森葛岭庄园,则完全是新建筑,掩护其高级会所的合法身份,是人防工程。西湖边,著名的勾山樵舍遗址,乾隆年间才女陈端生的故居,正被巨大的广告牌包围在一个工地中。

“西湖畔,钻石级商务别墅。”这个名为“勾山国际商务中心”的项目广告牌上,仅留下了项目的名称和销售电话,连开发商的名称都没有出现。“独栋别墅,300-1000平方米左右不等,20万元每平方米起。”在电话中,销售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若依此计算,该项目单套独栋别墅售价约为6000万至2亿元。

“我们想管也管不了。”杭州市园文局的人士诉苦,以勾山国际商务中心为例,它虽然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范围内,但它隶属上城区,并不属于景区管理范围内。

“多头管理的机制,最后导致了没有管理。”周复多说。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虽然兴建于申遗以后,而规划审批却大多在申遗成功之前。

以学者们耿耿于怀的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为例。这个位于西湖核心区的宝石山下的建筑群,正是在2011年西湖申遗刚刚通过不到两月时破土动工。设计中的方案,它将是一个火车头的样式,与周围西湖景观极不般配。当时许多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最终仍未能阻止。“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是早就获得审批,第二,是因为处于保护区边缘的模糊地带,打了擦边球。”

“对于新建项目,相关部门应该重新审视。停掉一些不适合的工程建设项目,已有设施不符合要求的也应当限期拆除、外迁或整改。”陈文锦说。

而原先在西湖保护中曾发挥过关键作用的专家咨询制度也应得到重视。按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纲要》规定:“确需在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内建设的项目,……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其选址进行依法审查时,应当组织可行性评估,并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反对的专家被边缘化,不让发声。”陈文锦说,这正是这几年杭州市围绕西湖决策时的一个重大变化。“这样下去,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专家咨询会)最近这几年开得很少。我觉得市规划局、市建委要多听听专家们的意见。在过去,正是在专家们的建议下,才保住了很多好东西。”毛昭晰说。

丁云川对此有切身体会。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尚在任时,当年杭州市曾有设想,在宝石山下打一条隧道。因为涉及杭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保俶塔的安全问题,当时他找到王国平等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最终,王国平同志接受建议,取消了该项目”。

推荐阅读:

杭州:冬季复播西湖仍绿意浓浓

福州:西湖公园遭遇“采花贼”游客采走或盗挖菊花

到西湖边的郭庄赏盆景 穿中国传统服饰可以免票

浙江杭州:植物园看西湖秋色叶展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郁金香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