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院士陈俊愉为国花奔走20年 没有国花死不瞑目
市场动态

院士陈俊愉为国花奔走20年 没有国花死不瞑目

来源: 时代人物周报 作者: 日期: 2005-8-23 9:15:33

    浙江园林网8月23日消息: 已经88岁的陈俊愉喜欢把自己比作梅花,“我就是梅,梅就是我。”

    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一生充满了对梅花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他23岁开始研究梅花,30岁出版第一本有关梅花的专著。而文革期间,梅花却害得他家破人亡,妻子和母亲先后含冤而死,当时他被扣的帽子是“反革命”,因为他所研究的梅花曾是民国时期的国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俊愉又开始为倡导中国自己的国花而奔波忙碌,写文章、开研讨会、到各地巡回演讲。可是,二十多年的艰辛付出并没有让他得到预想的结果——时至今日,中国的国花仍是空白。

    梅花香自苦寒来。最近62名院士联合签名支持“一国两花”的建议,又重新燃起了陈俊愉心中的希望。

    两院院士大签名

    今年7月1日,中国工程院的农业、环境、轻纺组进行新院士的选举。在开会间隙,陈俊愉上台宣讲了有关确定国花的主张。令他没有料到的是,在场的院士听完之后表现非常踊跃,70个院士中有50人在倡议书上签了名。

    大受鼓舞的陈俊愉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上。他一一给那些熟悉的院士打电话沟通,然后由他的助手挨个到对方家里索取签名。一个月之后,签名总数上升到62个,其中包括袁隆平、吴良镛等人们熟知的科学家。

    陈俊愉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关于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国花的倡议书》连同两院院士的签名一起出现在了8月4日的《科学时报》上,国花这个一直悬而未决的话题再次引起了公众的热烈关注。

    二十多年来,像这样的倡议,陈俊愉已经记不清发起过多少次了。最早的一次是在1982年。

    当年第一期《植物》杂志刊登了他的文章,标题是《我国国花应是梅花》。文章发表后,海内外舆论一片哗然,陈俊愉印象最深的报道是香港《明报》发表的社论,题目是:我们赞成陈教授提倡梅花为国花。陈俊愉也由此成为中国大陆倡导评议国花第一人。

    但令陈俊愉颇为失望的是,他的倡议并没有引起官方足够的重视。很快,热乎一时的国花话题便陷入了沉寂,“没有让公众参与进来是失利的关键”。四年过后,机会终于来了。

    1986年,中国花卉协会举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国名花评选活动,以陈俊愉为首的114位专家组成了评委会,收到社会选票15万张,结果是梅花居首,牡丹紧随其后。这次活动不仅实现了陈俊愉的初衷,而且也让他在国花的定位问题上产生了转变:由一国一花到一国两花。

    “南方有梅花,北方没有,北方有牡丹,南方没有。”陈俊愉说,一来为了照顾地区差异,二来两种花都曾经先后做过我们的国花,要考虑到历史的延续性。而且一国两花在国际上也并不少见,日本以菊花和樱花为双国花,墨西哥以仙人掌和大丽花为双国花。

    一国两花之争

    在1988年第一期《园林》上,陈俊愉把“一国两花”的想法正式提了出来,一场关于国花的争论由此发轫。

    这正是陈俊愉希望看到的。因为在他眼里,国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跟政治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此前之所以官方一直避而不谈,就是把国花的事太政治化了。在最近的那份倡议书中,陈俊愉对此有更为详尽的解释——

    国花是不上宪法的,与国旗、国歌、国徽等有本质的差异。国花的人民群众性特强而其政治法律性则甚弱。各国国花评选历来是以约定俗成为准,最后政府认可即可。”

    然而,此后的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只是陈俊愉和他的支持者们的一厢情愿。

    虽然陈俊愉通过中国花协数次发起国花的讨论,却都是无果而终。1995年,专家组首次提出了“一国两花”和“一国四花”两种方案,并报请全国人大审议,但提议未被采纳不说,还引出了应该“一国一花”的不同意见。

    双方因此争论不休,最后得到的答复是分歧太大、暂予搁置。这一搁就是十年。

    “当时就有很多人劝我,不要陪了夫人又折兵。但我是曾经沧海了。”陈俊愉拍了拍胸口笑容满面地说。

    搁置虽然有些残酷,但是陈俊愉后来回想起这个决定时又觉得是对的,“虽然不是法律,但也不能说改就改,这给了我们回旋的余地。”

    最近这两年,陈俊愉开始脱离中国花卉协会转而依靠中国园艺协会。他认为,中国园艺协会作为民间组织的自由度会比前者要大得多。

    “没有国花,死不瞑目”

    去年,陈俊愉在北京植物园展开了自国花评议搁置以来的第一次公开宣传活动。此后,无锡、武汉都成了他的宣传重地。每次他都以“我爱国,我投国花一票”为主题,对慕名而来的群众宣讲“一国两花”的好处,每次都能收获到很多群众签名。

    陈俊愉的信心似乎正越来越足,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为这种事操劳”时,他只回答了七个字,“很简单,爱国主义。”

    1947年,陈俊愉赴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兽医及农业大学留学,学成归来时,民国政府已经垮台。“我是民国政府的末代留学生,回来后为共产党服务,这个爱国也太爱国了吧!”陈俊愉显得有些激动。

    让陈俊愉痛心的是,15年“精忠报国”得到的回报竟然是长达十多年的牛棚生涯,而他自己带的研究生却反过来抄了老师的家。这些研究生上批斗台质问他:“你身为共产党员,为什么研究国民政府的国花,究竟什么目的?”

    “我研究梅花,因为我爱她,珍爱祖国,这有什么?”他声色俱厉地反问他的学生。

    陈俊愉说,他从来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文革那种生活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更可怕的事。“很多人都说爱国,但往往是空话,我是把爱国和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我们要考虑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中国是花卉王国,全世界有2000种以上的花卉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而有着“世界园林之母”美誉的国家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花。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片,而国花就是国家的名片。”这些年来,陈俊愉经历了好多次没有国花的尴尬。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组委会印了一个涉及国花的宣传册,其他国家都有国花,惟独中国没有。组委会为“补缺”印上了牡丹,还写了“暂定”两个字。为此,他还专门跑去和组委会的人争辩。

    现在,一场更大规模的宣传国花造势活动正蓄势待发。陈俊愉将在9月18日中秋节这一天,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探讨下一步活动的组织和布置,并计划今年年底提出新方案,明年报全国人大常委会。

    “假如又失败了怎么办?”

    “没关系,再继续搞,不搞定我死不瞑目。”

    国花历史

    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开始栽培牡丹,唐代牡丹更是被誉为万花之王。到了清朝,慈禧一句懿旨,将牡丹正式定为国花。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而在文学艺术方面上,梅诗、梅画数量更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1929年,梅花曾被国民政府确定为国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部门曾组织过两次国花评选,一次是梅花夺魁,牡丹居亚,另一次则是牡丹称王,梅花位次。到了1994年时,牡丹和梅花的竞争更达到了白热化,甚至由花与花的竞争演化为了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河南洛阳甚至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的“牡丹争国花领导小组”,力捧牡丹为国花。后来评选小组组织了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投票,结果牡丹以18票获胜。

编辑:红豆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